西安百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我们
  • 联系人:第五经理
  • 电 话:029-68064558
  • 邮箱:zx@tjbiolite.com
  • 传真:029-68064558
  • 地 址:西安市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秦岭大道西6号科技企业加速器二区9幢2单元20401号房
产品搜索

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中还原酶法的灵敏度对比分析

发表时间:2025-10-20

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中的还原酶法,核心是利用活细胞内还原酶(如琥珀酸脱氢酶、乳酸脱氢酶)将氧化型底物转化为有色/荧光产物,通过信号强度反映细胞活性。不同还原酶法试剂盒因 “底物类型、检测信号、反应体系优化”差异,灵敏度(至低可检测活细胞数量、信号响应梯度)存在显著区别,直接影响低细胞密度(如干细胞培养早期)、弱代谢活性(如衰老细胞)样本的检测准确性。本文通过对比主流还原酶法(MTT法、CCK-8法、MTS法、XTT法)的灵敏度核心影响因素与实际表现,为不同场景下的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选择提供依据。

一、还原酶法灵敏度的核心评价指标

还原酶法的灵敏度并非单一数值,需通过三个维度综合衡量,这些指标直接决定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对“低活性/低数量细胞”的检出能力:

极低检测限(LDL):指试剂盒能稳定区分“空白对照”与“阳性样本”的极低活细胞数量,通常以“每孔可检出的极小活细胞数”表示(如 MTT法约500Cells/孔,CCK-8法约100cells/孔),数值越小灵敏度越高;

信号响应梯度:指活细胞数量与检测信号(吸光度/荧光强度)的线性相关程度(R2值),线性范围越宽(如100-10?cells/孔)、R2越接近1(如CCK-8R2>0.995),说明在低细胞密度下信号仍能稳定递增,灵敏度更优;

信噪比(S/N):指相同检测条件下,阳性样本信号与空白对照信号的比值,S/N3为可检出标准,比值越高(如MTSS/N5XTTS/N3.5),抗干扰能力越强,低活性细胞的信号越易被捕捉。

二、主流还原酶法试剂盒的灵敏度对比

目前市场上应用十分广的四类还原酶法试剂盒(MTTCCK-8MTSXTT),因底物特性与反应机制差异,灵敏度表现截然不同,具体对比如下:

(一)MTT法:传统显色法,灵敏度中等且局限明显

MTT法以“3-(4,5-二甲基噻唑-2)-2,5-二苯基四氮唑溴盐”为底物,活细胞还原酶将其转化为蓝紫色甲瓒结晶,溶解后通过吸光度(570nm)检测。

灵敏度表现:至低检测限约500-1000cells/孔,线性范围103-10?Cells/孔(R2≈0.98),信噪比约3-4

灵敏度局限来源:

甲瓒结晶需有机溶剂(如DMSO)溶解,溶解不完全会导致信号波动,低细胞密度下结晶量少,误差更大;

还原酶对MTT的亲和力较低,需较高细胞活性(代谢旺盛)才能产生足够信号,对衰老细胞、休眠细胞(如干细胞静息态)检出能力弱;

底物本身有一定细胞毒性,孵育时间过长(通常4-6小时)会影响细胞活性,间接降低信号准确性。

适用场景:仅适合高细胞密度(如肿liu细胞系常规培养)、代谢旺盛样本的活性检测,不适合低活性或微量细胞样本。

(二)CCK-8法:改良显色法,灵敏度显著优于MTT

CCK-8法以“2-(2-甲氧基-4-硝基苯基)-3-(4-硝基苯基)-5-(2,4-二磺酸苯)-2H-四氮唑单钠盐”为底物,活细胞还原酶将其直接转化为水溶性黄色甲瓒,无需溶解步骤,通过吸光度(450nm)检测。

灵敏度表现:至低检测限约100-200cells/孔,线性范围102-10?cells/孔(R2>0.995),信噪比约5-7

高灵敏度核心原因:

底物水溶性好,反应后直接检测,无结晶溶解误差,低细胞密度下信号更稳定;

底物与还原酶的亲和力比MTT3-5倍,少量还原酶即可产生明显信号,能检出休眠细胞(如间充质干细胞静息态)的弱代谢活性;

细胞毒性极低(远低于MTT),孵育时间短(1-2小时),对细胞活性影响小,信号更贴近真实细胞状态;

适用场景:适合低细胞密度(如原代细胞培养早期)、低代谢活性(如衰老细胞、干细胞)样本,是目前科研与临床中应用广的还原酶法试剂盒。

(三)MTS 法:混合底物法,灵敏度与CCK-8 接近但需注意干扰

MTS 法以“3-(4,5-二甲基噻唑-2-)-5-(3-羧甲氧基苯基)-2-(4-磺苯基)-2H-四氮唑”为底物,需与电子偶联剂(如PMS)混合使用,还原后生成水溶性甲瓒,通过吸光度(490nm)检测。

灵敏度表现:至低检测限约150-250cells/孔,线性范围102-10?cells/孔(R2≈0.99),信噪比约4-6

灵敏度特点:

底物与还原酶亲和力较高,信号响应速度快(孵育1-3小时),低细胞密度下信号稳定性略逊于CCK-8(因PMS易氧化,需现配现用);

电子偶联剂PMS有一定细胞毒性(高于CCK-8,低于 MTT),长时间孵育(>3小时)会导致信号下降,需严格控制反应时间;

易受样本中还原性物质(如维生素C、谷胱甘肽)干扰,此类物质会直接还原底物产生假阳性信号,降低灵敏度准确性;

适用场景:适合无还原性物质干扰的低细胞密度样本,如无血清培养的肿liu细胞、部分原代细胞,不适合含抗氧化剂的细胞培养基样本。

(四)XTT法:四氮唑盐改良法,灵敏度中等且稳定性较差

XTT法以“2,3-(2-甲氧基-4-硝基-5-磺苯基)-5-[(苯基氨基) 羰基]-2H-四氮唑-内盐”为底物,无需溶解步骤,还原后生成水溶性甲瓒,通过吸光度(450-490nm)检测。

灵敏度表现:至低检测限约300-500cells/孔,线性范围5×102-10?cells/孔(R2≈0.97),信噪比约3-5

灵敏度局限来源:

底物本身稳定性差,易自发还原(尤其是在光照、高温条件下),空白对照信号高,导致信噪比降低,低细胞密度下易误判;

还原产物甲瓒在溶液中易氧化降解,检测需在反应结束后1小时内完成,否则信号会随时间下降,无法进行批量样本检测;

对细胞代谢活性要求较高,弱代谢细胞(如神经细胞)的信号响应不明显,检出能力弱于CCK-8MTS

适用场景:仅适合高代谢活性、样本量少(可快速检测)的细胞样本,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,目前应用范围逐渐缩小。

三、影响还原酶法灵敏度的关键外部因素

除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本身差异外,实验操作中的“细胞处理、反应条件、检测设备”也会显著影响灵敏度,需针对性控制以避免结果偏差:

(一)细胞处理方式:避免损伤与干扰

细胞接种均匀度:低细胞密度(如100cells/孔)接种时,若分布不均(如边缘孔细胞聚集、中心孔细胞稀疏),会导致信号差异大,需使用多通道移液器轻柔加样,接种后轻轻晃动培养板使细胞均匀分布;

样本杂质去除:检测前需用PBS洗涤细胞2-3次,去除培养基中的血清(含还原性物质)、抗生素(如青霉素可能影响还原酶活性),避免干扰底物还原反应,否则会导致空白信号升高,灵敏度下降;

细胞状态一致性:确保待检测细胞处于同一生长周期(如对数生长期),衰老细胞、凋亡细胞比例过高会降低整体还原酶活性,导致信号偏低,误判为“灵敏度不足”。

(二)反应条件控制:优化信号产出

孵育时间与温度:不同试剂盒孵育条件不同(如CCK-837℃孵育1-2小时,MTT37℃孵育4-6小时),孵育不足会导致信号弱,孵育过长会因细胞毒性影响活性;需根据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,结合细胞密度调整(低细胞密度可适当延长孵育时间,如CCK-8检测100cells/孔时孵育2小时);

底物浓度:底物浓度需与细胞数量匹配,低细胞密度样本若使用高浓度底物(如超过说明书推荐量1.5倍),会导致底物过量残留,空白信号升高,信噪比降低;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比例添加底物(如100μL培养基加10μLCCK-8试剂)。

(三)检测设备精度:确保信号捕捉

仪器波长准确性:不同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的适宜检测波长不同(如CCK-8450nmMTS490nm),波长偏差>5nm 会导致信号强度下降10%-20%,需定期校准酶标仪波长(如每月1次);

仪器灵敏度设置:检测低细胞密度样本时,需将酶标仪灵敏度调至“高”档位(如增益值调至 1.2-1.5),避免因仪器灵敏度不足导致弱信号无法检出;同时关闭“自动调零”功能,手动以空白孔(仅培养基+底物)调零,减少背景干扰。

四、总结与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选择建议

综合来看,四类还原酶法试剂盒的灵敏度排序为:CCK-8法>MTS法>MTT法>XTT法,其中CCK-8法因“高亲和力、低毒性、强稳定性”,在低活性/低数量细胞检测中表现至优,是多数场景的首选;MTS法可作为无还原性干扰样本的替代选择;MTT法与XTT法仅适合高细胞密度、高代谢活性样本。

实际选择时需结合三大场景因素:

细胞密度与活性:低密度(<500Cells/孔)、低活性(如干细胞、衰老细胞)选CCK-8;高密度(>1000cells/孔)、高活性(如肿liu细胞系)可选MTT(成本较低);

样本干扰因素:含还原性物质(如抗氧化剂、血清)的样本选CCK-8(抗干扰强);无干扰的样本可选MTS

实验效率需求:需快速检测(1-2小时)选CCK-8MTS;可接受长时间孵育(4-6小时)且成本敏感选MTT

本文来源于西安百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http://www.bybiolite.com/

联系方式
手机: 18502920169
Q Q:
手机访问官网